杠杆配资开户朱元璋派胡惟庸携御医前往探视
明朝初年,朝堂之上暗流涌动,各派势力明争暗斗。胡惟庸这个不知天高地厚的跳梁小丑,在朱元璋的功臣集团中本是个无足轻重的小角色。他既无过人的才能,也无显赫的功绩,却因派系斗争的机缘巧合,阴差阳错地登上了丞相的宝座。可悲的是,这个被各方势力玩弄于股掌之间的可怜虫,至死都未能看清自己不过是他人手中的一枚棋子。
大明王朝甫一建立,朝中就形成了两大对立的派系。一方是以足智多谋的刘伯温为首的浙东集团,另一方则是以老谋深算的李善长为首的淮西集团。刘伯温暗中指使心腹杨宪,四处搜集李善长的罪证,不断向朱元璋进献谗言。久而久之,朱元璋对李善长渐生嫌隙。李善长见自己成为众矢之的,便想退居幕后,寻找一个合适的傀儡。这个代理人既不能威望过高,又要易于掌控。经过反复权衡,他选中了平庸无能的胡惟庸。
胡惟庸与李善长是同乡,虽然投奔朱元璋较早,却始终未能崭露头角。这次得到李善长的提携,竟一跃成为淮西集团的领袖。李善长此举别有用心,他就是要借胡惟庸之手,彻底击垮刘伯温的浙东集团。
随着李善长的隐退,朱元璋对刘伯温的信任日渐消减,最终将其贬回故里。胡惟庸抓住时机,对浙东集团穷追猛打。他指使党羽诬告刘伯温私占龙脉之地,图谋不轨。这正触动了朱元璋最敏感的神经,当即下令停发刘伯温的俸禄。穷困潦倒的刘伯温思忖:远离朝堂更易招致猜忌,不如回到天子脚下以表忠心。于是他重返京城。不久刘伯温染病,朱元璋派胡惟庸携御医前往探视。谁知服药后,刘伯温病情反而加重,很快就撒手人寰。
展开剩余67%这位号称神机妙算的天下第一谋士,竟败在胡惟庸这个庸才手中。得意忘形的胡惟庸狂妄地想:连刘伯温都不是我的对手,这朝中还有谁能与我抗衡?殊不知他能扳倒刘伯温,并非自身才能出众,而是因为刘伯温的才智远胜于他,对朱元璋构成了威胁。朱元璋不过是借刀杀人,这一切都在他的掌控之中。
大权在握的胡惟庸愈发肆无忌惮,独断专行。他排除异己,任人唯亲,甚至擅自处置囚犯,不再请示朱元璋。他大肆结党营私,贪污受贿,将朝中重臣尽数拉拢,连老谋深算的李善长也未能幸免。此时的胡惟庸狂妄地想:朱元璋能奈我何?待时机成熟,我随时可以将其拉下龙椅。这个愚蠢之徒哪里知道,在朱元璋眼中,除掉他比捏死一只蚂蚁还要简单。之所以让他继续表演,是要利用这个无德无才的小人完成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。
朱元璋雄才大略,精力充沛,对权力有着极强的掌控欲。他认为丞相制度严重制约皇权,必须予以废除。但延续千年的制度岂能轻易撼动?必须要有充分的理由。而胡惟庸的种种恶行,正好为他提供了绝佳的借口。
得意忘形的胡惟庸愈发不把皇帝放在眼里。洪武十二年,占城国使节来朝,他竟敢私自接见,不上奏皇帝。朱元璋勃然大怒,处死了所有涉案人员,开始着手收拾胡惟庸。
一次胡惟庸携子出游,其子坠马被车碾死。权倾朝野的胡惟庸不经司法程序就处死了车夫。朱元璋得知后召其问罪(这一切都逃不过锦衣卫的耳目)。胡惟庸自恃位高权重,以为杀个车夫无足轻重。当他面对朱元璋时,滔滔不绝地为自己辩解。然而朱元璋始终沉默不语,只是冷冷地注视着他。突然,朱元璋缓缓起身,轻描淡写地吐出四个字:杀人偿命。说罢拂袖而去,留下魂飞魄散的胡惟庸。
更讽刺的是,胡惟庸的心腹涂节竟在关键时刻反水,揭发了他的种种罪行。朱元璋立即下令处死胡惟庸及其党羽,诛灭三族。此案牵连甚广,上万人因此丧命。一个月后,朱元璋宣布废除丞相制度。满朝文武噤若寒蝉,无人敢有异议。就这样,朱元璋借胡惟庸之手,实现了废除相权的夙愿。
发布于:天津市可靠配资开户最新,配资知识门户,股票配资平台查询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